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尤其是在降雨量丰沛但水资源利用率低的地区。
桂林市作为一座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城市,水资源分布不均,虽然降雨充沛,但雨水资源利用率较低。
本课题研究旨在针对桂林某中学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雨水处理与利用工程,以缓解学校用水压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并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雨水利用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雨水利用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模拟计算法和工程设计法等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文献研究阶段:查阅国内外雨水利用相关文献、技术规范和标准,了解雨水利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技术路线和设计方法,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实地调研阶段:对桂林某中学进行实地调研,收集学校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用水现状、屋面面积等基础数据,并进行现场勘察,为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3.模拟计算阶段: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利用雨水利用相关软件,对雨水径流量、雨水水质、处理工艺、储存容积等进行模拟计算,确定最佳设计方案和参数。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针对桂林某中学的具体情况,设计一套定制化的雨水处理与利用工程,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需求和场地条件,提高工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2.结合桂林地区的降雨特点和水质情况,优化雨水处理工艺,提高雨水处理效率和水质达标率,确保雨水的安全回用。
3.将雨水利用与校园景观设计相结合,打造具有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的雨水花园、生态滞留池等,提升校园环境质量。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李久林,王晓燕,包芸,等.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雨水利用模式与技术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17,33(11):1-5.
2.王文亮,车伍,田树军.基于swmm的雄安新区中学校园雨水利用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32(01):180-187.
3.刘海龙,张建云.透水铺装在校园雨水收集利用中的应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8(04):633-638.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