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亚硝酸(hono)是大气中一种重要的痕量气体,在对流层化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大气中重要的羟基自由基(oh)的前体物,hono的光解是大气边界层oh自由基的主要来源,进而影响大气氧化能力、臭氧和二次气溶胶的生成,最终影响区域空气质量和全球气候变化。
冬季,由于太阳辐射较弱,oh自由基的生成受到抑制,而hono的光解被认为是冬季oh自由基的主要来源,其对大气氧化性的贡献更加显著。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hono作为大气中重要的羟基自由基前体物,其浓度水平、来源、生成机制及其环境效应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国内方面,学者们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hono的浓度水平、变化特征、来源以及生成机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和郊区大气hono浓度呈现显著的时空差异,且主要受人为源排放和大气化学过程的影响。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以南京北郊为研究区域,利用在线观测仪器,对冬季大气hono进行连续观测,结合气象数据和其他污染物数据,分析hono的浓度水平、时间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特征、来源及生成机制。
1. 主要内容
1.南京北郊冬季hono浓度特征分析:
-分析冬季hono浓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探讨其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如气象条件、污染物排放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外场观测、实验室分析和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具体研究方法和步骤如下:
1.外场观测:-在南京北郊选择合适的观测点,利用在线观测仪器对大气hono、nox、o3、pm2.5等污染物进行连续观测,并同步监测气象参数,如温度、湿度、风速、风向、边界层高度等。
-观测时间为冬季,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观测期间,定期更换滤膜和吸收液,并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首次对南京北郊冬季大气hono进行系统观测研究,填补了该地区冬季hono观测数据的空白,为深入了解该地区hono的污染特征、来源及生成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持。
2.结合外场观测数据和化学传输模型,定量解析南京北郊冬季hono的来源,并分析不同来源的贡献比例及时间变化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hono减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深入研究南京北郊冬季hono的生成机制,分析不同生成机制的贡献及其影响因素,为全面理解hono的生成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周敏,陈长虹,苏雷燕,等.成都市冬季大气hono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1,41(07):2727-2738.
2. 王静,王新锋,张文,等.郑州市冬季hono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1,42(09):4111-4121.
3. 刘子锐,张远航,邓兆泽,等.西安市大气hono污染特征、来源及生成机制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1,41(11):5148-5159.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