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木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导致森林资源过度砍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寻找可替代木材的新型材料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以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的环保型材料逐渐兴起,为解决木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资源制备人造板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1.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在秸秆人造板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主要内容:1.对低灰木和麦秸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其与水泥的结合强度。
2.研究不同配比的低灰木、麦秸和水泥对人造板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配合比。
3.探讨不同的成型工艺参数,如成型压力、成型时间等对人造板性能的影响。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开展以下研究:
1.文献调研阶段: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低灰木、麦秸等生物质材料的特性,以及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特点及应用现状,为人造板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2.原材料预处理:对低灰木和麦秸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干燥、粉碎、筛选等,以去除杂质,提高其均匀性和与水泥的结合性能。
3.配合比设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不同配比的低灰木、麦秸、水泥对人造板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的配合比,以达到最佳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效益。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材料创新:将低灰木和麦秸两种生物质材料进行复合,充分利用了两种材料的优点,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2.配方设计创新:通过科学合理的配方设计,优化低灰木、麦秸和水泥的配比,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材料的性能优势,提高人造板的综合性能。
3.生产工艺创新:探索和优化低灰木比麦秸水泥人造板的生产工艺参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改善人造板的性能。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博,李军,王清文,等. 生物质水泥基材料的研究进展[j]. 新型建筑材料, 2021, 48(12): 1-5.
2. 张晓东,王玉芬,张文博,等. 麦秸水泥轻质墙板的制备与性能[j]. 材料导报, 2022, 36(s1): 258-262.
3. 陈晓东,王海涛,李鹏,等. 木质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材料工程, 2020, 48(1): 11-2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