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沙尘气溶胶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现象,对全球环境、气候和人类健康产生着深远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现上升趋势,其长距离传输的影响范围也日益扩大,因此,开展沙尘气溶胶长距离输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目的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沙尘气溶胶的长距离输送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沙尘气溶胶的排放、输送、沉降、物理化学特性、环境和气候效应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尘暴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对沙尘气溶胶的研究起步较早。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沙尘气溶胶的长距离输送为主题,围绕沙尘气溶胶的排放、输送过程、影响因素、环境和气候效应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沙尘气溶胶的理化特性:分析沙尘气溶胶的粒径分布、化学成分、光学特性等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这些性质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探讨不同来源、不同类型沙尘气溶胶的理化特性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输送过程的影响。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数据分析、数值模拟和案例分析等方法,综合运用气象学、环境科学、地球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对沙尘气溶胶的长距离输送进行系统研究。
1.文献调研: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沙尘气溶胶长距离输送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2.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地面观测数据(例如气象观测站、大气成分观测站等)、卫星遥感数据(例如modis、calipso等),以及再分析数据(例如era5、ncep/ncar等),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插值、统计分析等处理,为后续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力求创新:
1.结合多源数据,深入分析沙尘气溶胶长距离输送的时空变化特征:综合利用地面观测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和再分析数据,构建高精度、长时间序列的沙尘气溶胶数据集,分析沙尘气溶胶长距离输送的时空分布特征,揭示其变化规律。
2.耦合气象模式和沙尘气溶胶输送模式,构建高分辨率的沙尘气溶胶长距离输送数值模型:将气象模式与沙尘气溶胶输送模式进行耦合,构建高分辨率的数值模型,模拟沙尘气溶胶的排放、输送、沉降过程,提高对沙尘气溶胶长距离输送的模拟精度。
3.结合案例分析,量化评估沙尘气溶胶长距离输送对下游地区的环境和气候效应:选取典型的沙尘气溶胶长距离输送事件,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和观测数据,量化评估沙尘气溶胶长距离输送对下游地区空气质量、大气能见度、云和降水过程、以及辐射强迫的影响。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黄美元,徐永福,张鹏,等.2000—2019年春季亚洲沙尘气溶胶时空变化特征[j].中国沙漠,2021,41(4):1-13.
[2] 厦冰清,黄宇,张镭,等.近50年中国沙尘暴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21,41(8):3481-3490.
[3] 陈慧娴,牛生杰,韩永翔,等.中国北方沙尘暴变化趋势及未来预估[j].中国沙漠,2020,40(6):11-2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