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不断向深海发展,深水钻井平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深水钻井平台由于其作业环境的特殊性,通常需要进行长距离的拖航作业才能到达指定工位。
在拖航过程中,平台会受到风、浪、流等环境载荷的共同作用,这对拖带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海洋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深海油气资源的开发逐渐成为热点,对深水钻井平台拖带系统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深水钻井平台拖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拖航系统的设计、水动力分析、模型试验等方面。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50m作业水深钻井平台拖带系统设计、水动力分析和强度校核三个方面。
首先,根据平台的作业海域环境条件和拖航作业要求,设计拖带系统,包括选择合适的拖缆、连接器、缓冲装置和锚泊系统等;然后,建立平台拖航的数学模型,利用水动力软件模拟平台在拖航过程中的运动响应,计算拖带系统在不同海况下的受力情况;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对拖带系统进行强度校核,确保其满足安全规范要求,并对关键部件进行疲劳分析。
1. 主要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深水钻井平台拖带系统的研究现状,掌握拖带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强度校核标准。
在此基础上,根据150m作业水深钻井平台的具体参数和作业海域的环境条件,确定拖带系统的技术要求,并进行初步设计。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的创新点在于:
1.针对150m作业水深钻井平台拖带系统的设计,提出一种基于水动力分析和强度校核的优化设计方法,以提高拖带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建立考虑平台与拖缆耦合作用的拖航系统水动力模型,并结合实际海况,对平台在拖航过程中的运动响应和拖带系统的受力情况进行更为准确的分析。
3.对拖带系统关键部件进行疲劳分析,预测其使用寿命,为拖带系统的维护保养提供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钢,刘应中,段梦龙,等.考虑系泊系统非线性影响的平台拖航阻力预报[j].船舶力学,2021,25(1):73-84.
2. 孙丽萍,李云波,郭春雨.半潜式平台拖航系统动力特性数值模拟[j].海洋工程,2021,39(5):112-121.
3. 王本利,段梦龙,刘应中,等.海上平台拖航非线性时域分析方法研究[j].船舶力学,2020,24(7):844-854.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