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成立,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往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合作的逐渐深化,作为最大的水果贸易伙伴,中国-东盟双方水果贸易的发展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本文在仔细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首先利用数据分析法详细地分析了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现状, 主要包括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的贸易规模、出口的商品结构、出口的市场结构;在国际新局势下,研究如何优化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结构,提升中国水果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对中国水果出口企业进一步开拓东盟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
1、分析了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现状,主要包括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的贸易规模、出口的商品结构、出口的市场结构。
2、根据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现状及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优化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结构、提升中国水果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优化中国与东盟各国物流体系、培育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营造良好贸易环境、对东盟不同市场,采取差异化策咯的对策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王维娜(2016) 首先对中国水果出口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分析了制约中国水果出口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中国水果出口面临的制约性因素,提出了中国水果出口贸易发展的升级途径。
郑国富(2017)为了促进中国和泰国双方水果贸易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就,针对中国和泰国水果贸易合作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纪净琤、陈晓明(2018) 首先分析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水果出口现状、出口市场及水果出口面临的困境,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4. 研究方案
通过借鉴中国与东盟农产品研究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文试图调研发现东盟水果出口中国存在问题,对水果出口对水果产业发展及果农收入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东盟国家还存在商品包装不专业、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物流水平不足、总体竞争力下降、采摘或运输过程造成损耗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并给予一定的意见。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例举近几年来东盟水果出口中国的数据,接着分析了东盟水果出口中国影响因素,并分析了东盟水果在中国的潜力。
本文主要框架:
5. 工作计划
论文周计划:
2022-2023-1学期
第12-13周完成选题题。(2022.11.14-2022.11.18)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