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宋代由于内忧外患,阶级矛盾尖锐,伦常道德遭到严重破坏,隋唐至宋初儒、道、释并用已经不能维系人心,宋明理学就在“疑经改疑”的思潮中产生了。
其核心问题探讨的是“道体”,一个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之上的“所以然”的本体。
它包含了程朱的“道学”和陆王的“心学”,是宋明的时代精神的体现。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客家人的起源:客家先民大多原是中原汉人,且以望族居多,由于战乱、饥荒和政府奖惩及政权更换的原因,辗转南迁,自秦汉以来,历经千年历史先后扩展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台湾等省以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已有一亿以上的客家人。
客家先民自中原迁居南方,总计大迁移五次。
客家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因素:首先,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是客家文化地域特色形成的空间条件。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通过知网、万方、维普等多个渠道,搜集相关文献研究,了解已有研究思路和方法案例研究法,在相关书籍中寻找与题目相关的案例,进一步综合分析研究步骤:选择课题查找文献资料设计研究,制定计划实施研究,收集资料分析、处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年版。
肖文评、周云水、钟晋兰等:《客家文化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周建华:《客家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理学》,《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2期廖开顺:《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形成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6期李昭梅:《理学与客家文化》,《客家文博》,2017年1期周建华:《宋明理学视角下的客家文化》,《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8期张正田:《“客家历史地理”:结合历史地理与千年客家移民史的可能性》,嘉应学院学报,2016年4期钱伟:《浅析地理环境对客家民系文化性格的影响》,《文教资料》,2010年19期廖开顺:《浅论客家和合文化》,《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6期曾祥辉:《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形成的条件探析》,《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08期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进度安排:1. 2024年12月至2024年3月 确定论文选题,接受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下达的任务书,并按任务书要求完成资料收集等前期准备工作。
2. 2024年3月完成开题报告。
3. 2024年3月至4月 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