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中国青年群体形成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进而催生了丰富多彩的亚文化现象。
作为其中一种新兴且极具代表性的亚文化类型,二次元文化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文化内核,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对当代中国青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乃至社会文化发展趋势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深入探究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发展与新变,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青年群体的精神世界和文化需求,也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青年亚文化以及二次元文化的研究日益重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二次元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次元文化的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二次元文化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其特征,如虚拟性、互动性、社群性等。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将围绕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发展与新变展开,以二次元文化为例,深入探讨其起源、发展、特征、影响以及未来趋势。
1. 主要内容
1.阐述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概念内涵、特征及理论视角。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网络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并遵循以下步骤展开:
1.文献研究阶段:搜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有关青年亚文化、二次元文化、网络文化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构建理论框架,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阶段:选取典型的二次元文化案例,如b站、洛天依等,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发展历程、特征、影响等,以点带面,揭示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整体发展趋势。
3.网络调查阶段:设计网络问卷,对当代中国青年群体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二次元文化的认知、态度、参与程度以及影响等,获取一手数据,为研究提供empiricalsupport。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创新性:
1.研究视角的创新:将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置于社会转型和文化变革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并结合互联网发展、全球化趋势等因素,分析其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和趋势特征。
2.研究方法的创新: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网络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并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期对研究对象进行更加全面、深入、客观的分析。
3.研究内容的创新:本研究不仅关注二次元文化的表面现象,更注重挖掘其深层文化内涵,并探讨其与主流文化、传统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张 宁, 李 红. 网络流行语: 青年亚文化的一种表达[j]. 学术论坛, 2020,43(03): 180-186 224.
[2] 陈 龙. 论新时代背景下青年亚文化的发展趋势[j]. 青年记者, 2022(12): 73-74.
[3] 张 帆, 张京卫. 论网络社会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文化对话”[j]. 理论月刊, 2017(03): 189-19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