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现代工程结构不断向大型化、轻量化、高耸化发展,结构的自振频率降低,阻尼减小,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振动的影响,例如地震、风荷载等。
为减轻这些振动对结构造成的损害,保障结构安全,各种减振技术应运而生,其中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massdamper,简称tmd)作为一种被动控制技术,以其结构简单、经济高效、易于安装维护等优点,在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展现出良好的减振效果。
本选题旨在深入研究调谐质量阻尼器的设计原理、优化方法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等手段,探索提高其减振性能的关键参数和设计方法,为工程结构的减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调谐质量阻尼器作为一种经典的被动控制技术,自20世纪初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并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调谐质量阻尼器的理论研究、工程应用和优化设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针对调谐质量阻尼器的设计、仿真与实验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调谐质量阻尼器理论基础研究:研究单自由度体系的振动理论,推导结构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响应表达式,分析结构的动力特性。
阐述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基本原理,推导其运动方程,分析其减振机理。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
首先,将进行理论分析,研究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基本原理、减振机理以及关键参数对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
通过建立单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推导结构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响应表达式,分析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减振机理。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将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调谐质量阻尼器进行设计和优化,并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其减振效果,以提高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探索新型的调谐质量阻尼器结构形式,例如,利用非线性材料或智能材料设计可变刚度或可变阻尼的调谐质量阻尼器,以进一步提高其适应性和减振性能。
3.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调谐质量阻尼器的优化设计,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优化模型,以提高参数优化的效率和精度。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周翔,李强.调谐质量阻尼器参数优化综述[j].工程力学,2019,36(11):202-215.
[2] 王志华,张春雷,李鹏,等.调谐质量阻尼器减振控制及应用研究进展[j].振动工程学报,2020,33(5):951-967.
[3] 陆秋峰,顾明.调谐质量阻尼器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j].振动与冲击,2018,37(10):1-14,7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