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
及时准确地监测心率,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旨在设计并实现一种心率检测及报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人体心率变化,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用户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用户生命安全。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心率检测及报警系统成为研究热点。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心率检测技术方面,主要集中在ecg信号处理、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pg)等方面。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心率检测技术研究:研究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心率传感器,分析其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并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进行心率信号采集。
2.心率信号处理算法研究:针对采集到的心率信号,研究有效的信号预处理算法,包括滤波、去噪等,以提高心率值计算的准确性。
3.心率报警算法设计:根据心率正常范围和用户个体差异,设计合理的报警阈值和报警逻辑,并在出现异常心率时及时发出警报。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将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1.理论分析阶段:研究心率检测技术和报警系统的基本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
2.实验研究阶段:搭建实验平台: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微处理器和报警装置等硬件设备,搭建心率检测及报警系统的硬件平台。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心率检测方法:为提高心率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课题拟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的方法,结合不同类型传感器的优点,对心率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
2.个性化的心率报警算法:针对不同用户的生理特征和健康状况,设计个性化的报警阈值和报警方式,提高报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远程监控功能:将心率检测及报警系统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共享功能,方便用户随时随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畅,王晶,王硕,等. 基于stm32的便携式心电监测报警系统设计[j]. 电子测量技术,2021,44(16):121-126.
2. 蔡瑞,王永雄,李林.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心率检测方法研究[j]. 传感技术学报,2022,35(05):727-732.
3. 张力文,杨丹,陈曦,等. 基于改进形态滤波和动态阈值的心率检测算法[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21,35(11):180-187.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