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严重影响,其中干旱、半干旱地区尤为脆弱。
青海东部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属于典型的高寒干旱农业区,是我国重要的春小麦产区之一。
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近年来气温上升、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等现象日益显著,对春小麦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开展青海东部地区春小麦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国内外学者围绕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及适应性开展了大量研究。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主要集中于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品质、种植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适应性措施。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以青海东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象数据、作物模型等方法,分析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春小麦生产的影响,评估春小麦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并提出相应的适应性对策。
1. 主要内容
1.分析青海东部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包括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揭示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影响及适应性研究进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其次,收集青海东部地区近几十年的气象数据,包括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并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气候变化趋势及特征。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将关注气候变化背景下青海东部地区春小麦生产的适应性问题,结合区域特点和实际情况,利用多源数据和模型模拟方法,揭示气候变化对春小麦生产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适应性对策,以期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昌义,王春乙,王式功,等.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气象,2018,39(10):635-646.
[2] 张强,李玉恒,王建林,等.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20,29(01):210-222.
[3] 潘学忠,高素霞,李生宇.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适应对策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气象,2018,39(02):65-74.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