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NA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开题报告

 2024-06-24 05:06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舆情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方面,网络舆情可以快速传播信息,促进公众对事件的了解和关注,推动事件的解决;另一方面,不实信息和情绪化言论也容易在网络上蔓延,引发社会恐慌和不稳定因素,给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带来挑战。

因此,有效进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至关重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以及社交网络分析(sna)在其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研究:学者们分析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影响因素和演化规律,例如,陈昌凤(2010)指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呈现出快速性、情绪性和互动性等特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征分析: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包括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力大等;分析内容特征,包括主题多样性、情感复杂性等;分析主体特征,包括网民构成多元化、行为差异性等。


2.基于sna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测:利用网络爬虫技术采集突发事件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网络;利用sna方法识别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分析其影响力;跟踪分析舆情话题的演化趋势,识别潜在的风险点;分析网民情感倾向,为舆情引导提供参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社交网络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社交网络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框架。


其次,利用python爬虫技术,采集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与特定突发事件相关的舆情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去重、分词等预处理,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数据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视角的创新:将社交网络分析(sna)方法应用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领域,为理解舆情传播规律、提升舆情管理effectiveness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2.研究框架的创新:构建基于sna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框架,包括舆情监测、舆情引导和舆情应对三个模块,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3.研究方法的创新: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利用社交网络分析软件对舆情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案例分析对研究结论进行验证,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郭庆,徐晓飞,李金珊.面向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力构成及提升路径研究[j].情报杂志,2022,41(07):158-166.

[2] 谢新洲,刘 鹏,刘 炜,等.基于sna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特征及引导策略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j].情报科学,2020,38(03):179-186 194.

[3] 杨 洋,张 爽.基于文本情感分析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43(08):118-123.

剩余内容已隐藏,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请联系客服!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