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真菌毒素(mycotoxins)是由产毒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可污染谷物、果蔬与中药材等。目前已知的真菌毒素有400多种,常见的真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aflatoxi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t-2毒素等,其中,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由曲霉属真菌产生的具有高毒性、免疫抑制性和致癌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和谷物等农产品中,可引起急、慢性中毒,长期摄入会诱发肝癌;don,又称呕吐毒素,广泛存在于温热地区的饲料中,当谷物的水分含量为22%时,在很短时间内,谷物中即可产生大量的don,霉变玉米中往往也存在don,摄入人畜体内后,呕吐毒素能引起畜禽食欲减退或费绝、呕吐、体重下降、流产死胎、抑制免疫机能和降低机体抵抗力,而人的中毒症状是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头痛、腹泻、口干、流涎、发烧等;t-2毒素,自然界多种农作物致病菌可以产生该毒素,其中大多来自镰孢菌属,在含水量为40%-50%、温度为3-7℃的玉米和黑麦中的产毒能力较强,t-2毒素主要作用于增殖活跃的细胞,如骨髓、肝、黏膜上皮和淋巴细胞等,能抑制细胞质及dna合成,干扰生物体能量和脂质代谢,对生物膜功能及多种酶活性也有明显作用,还可引起机体过氧化损伤以及具有致畸性和弱的致癌性。因此,对农产品中真菌毒素的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已经报道的农产品中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有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免疫亲和柱全自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等。不管是哪种方法,真菌毒素检测中样品的富集净化方法对于目标物的准确检测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比于传统的净化方法如免疫亲和柱、固相萃取法、液相萃取等方法,以纳米多孔材料为吸附剂净化毒素的方法因高效、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和发展潜力。其中,磁性mof材料作为一种基于金属离子或金属团簇与有机连接物配位形成一维、二维或三维网络的多孔晶体配位化合物,具有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孔径可调、拓扑结构多样性和可回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富集净化。通过新型磁性mof材料在农产品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提高毒素在样品中的净化效果、提高真菌毒素检测的准确性,对于真菌毒素的防治和人类生命健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 研究内容:
本研究根据不同真菌毒素物理化学性质,采用水热法、溶剂热等方法合成多种新型磁性mof材料后采用sem、tem、xrd等对其进行表征,进一步通过优化材料用量、吸附时间、ph、解吸附溶剂等参数,实现农产品中痕量真菌毒素的富集净化,保证真菌毒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1 合成对真菌毒素有吸附作用的新型磁性mof材料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 研究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样品中的真菌毒素
2 步骤 实验主要包括材料合成、样品前处理、uplc-ms/ms检测、条件优化、方法学评价、净化效果、实际样品检测
2.1 仪器与试剂
4. 参考文献
[1]孙宝胜,徐存宽,张莉莉等.小麦真菌毒素分布规律及削减技术途径分析[j].现代面粉工业,2021,35(05):29-32.
[2]林丹,冯志强,庄俊钰等.鸡饲料及原料中真菌毒素分布及其对肉鸡代谢影响[j].饲料研究,2018(02):40-45 53.
[3]张莉,张广乐,王金水等.饲料中真菌毒素的分布及检测技术[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2,38(06):153-156.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2024-1学期17-20周~2024-2024-2学期第1周~第2周,查阅资料,准备开题报告,外文论文翻译。
(2)第3周~第6周(2024-3-13~3-31),新型磁性材料mof的制备以及在检测中的应用。
(3)第7周~第11周(2024-4-2~5-3),根据不同真菌毒素物理化学性质,采用水热法、溶剂热等方法合成多种新型磁性mof材料后,采用sem、tem、xrd等。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