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成为了企业取得核心竞争力和提高市场地位的关键。而相较于传统投资,创新活动的投资由于获利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收益不确定性高等特点,投资风险较高,在现实中常常因为信息不对称及融资约束等问题导致投资者提供资本的意愿边际增量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低下,使企业自主创新活动长期受到抑制。与此同时,近些年来,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遇到的问题日趋增多和复杂,例如全球气候变暖日趋严重,老龄化问题使劳动力变得越来越少,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使得各国政府及企业对“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的信息披露愈发重视。更全面的esg信息披露能够给资本市场发出正面的信号,有利于公司得到各个利益相关方的认同和支持,缓解投资者因为信息渠道闭塞而带来的顾虑,减少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成本和阻力,减轻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尽管很多学者对esg信息披露能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他们的结论尚未达成一致。那么,esg信息披露是否能够显著的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若能,其作用路径是怎样的?融资约束在其中又发挥着什么样的效应?因此,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实证分析了企业 esg 信息披露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深入探索了融资约束对 esg信息披露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的中介效应。
(2)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文从esg信息披露视角出发,探究esg信息披露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在对已有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可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传递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进行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并选取了2015年~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实证分析验证假设,再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理论研究法以及实证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通过广泛深入阅读国内外有关 esg信息披露、融资约束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在此基础上了解 esg信息披露如何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继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丰富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
4. 参考文献
拟参考的文献
[1]王可灿.企业esg表现、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j].现代商业,2022(12):123-126.
[2]仝佳.esg表现、融资约束与企业价值分析[j].商讯,2021(29):89-91.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年11月7日-12月15日,毕业论文选题,填写选题申报书。
(2)2024年12月16日-12月25日,阅读论文相关文献,完成框架结构设计。
(3)2024年3月6日-3月31日,共4周,收集、阅读文献资料,进行前期研究,撰写开题报告,翻译出5000外文字符以上的专业文献。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