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登陆海南岛台风的闪电活动特征对比分析开题报告

 2024-07-29 03:07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台风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灾害性天气,伴随其发生发展的强对流天气会产生大量的闪电,这些闪电活动能够造成人员伤亡、电力中断、引发森林火灾等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准确预测和预警台风带来的强对流天气及其伴随的闪电活动,对于防灾减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岛地处我国南海,是台风频繁登陆的区域之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台风闪电活动一直是气象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国内外学者利用各种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台风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闪电结构、雷电发生机制以及环境场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在台风闪电活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主要内容1.收集两次登陆海南岛台风的闪电定位资料、雷达资料、以及era5再分析资料等。

2.分析两次台风登陆前后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包括闪电频次、强度、极性等参数的变化,对比两次台风闪电活动的异同。

3.分析两次台风登陆前后环境场的差异,包括对流有效位能(cape)、垂直风切变、水汽通量等参数,探讨环境场对闪电活动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两次登陆海南岛的台风个例数据,包括闪电定位资料、雷达资料、以及era5再分析资料等。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预处理,例如剔除错误数据、插值处理等,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闪电活动特征分析:-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分析两次台风登陆前后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包括闪电频次、强度、极性等参数的变化,并绘制相应的分布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选择两次登陆海南岛的台风个例进行对比分析,填补了以往研究中对登陆海南岛台风闪电活动特征对比分析的不足。

2.结合闪电定位资料、雷达资料、以及era5再分析资料,从多角度分析两次台风闪电活动特征的差异,以及环境场对闪电活动的影响,可以更全面地揭示台风闪电活动的规律。

3.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合成分析方法,深入探讨环境场参数与闪电活动的关系,以及不同环境场条件下闪电活动的差异,可以为提高台风强对流天气及其灾害的预警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陈明轩,张义军,苗春生,等.2017年台风“天鸽”(1713)登陆期间闪电活动特征[j].气象,2019,45(04):450-460.

2.郄秀书,张义军,王洪,等.近10年登陆广东台风闪电活动的气候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19,35(05):718-728.

3.张义军,孟令群,郑栋,等.2014年台风“威马逊”超强降水与闪电活动特征[j].气象学报,2016,74(05):673-687.

剩余内容已隐藏,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请联系客服!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