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智能小车的设计和开发开题报告

 2024-07-08 11:07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小车作为其交叉融合的典型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履带式智能小车,凭借其优越的越障能力、地形适应性和负载能力,在复杂环境中的探索、救援、巡检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课题旨在设计和开发一款功能完善、性能可靠的履带式智能小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实际应用需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智能小车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履带式智能小车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分支,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履带式智能小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结构设计: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设计了各种类型的履带式底盘,例如小型履带机器人平台、重载履带运输平台等[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履带式智能小车机械结构设计:根据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设计小车的车体框架、履带驱动机构、悬挂系统等,并进行仿真分析,确保其强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制作小车原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开展履带式智能小车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1.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首先,进行系统需求分析,明确小车的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

然后,进行总体方案设计,确定小车的机械结构、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方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1.融合多种传感器信息,提高小车对复杂环境的感知能力。

2.研究和应用先进的路径规划算法,提高小车的自主导航能力。

3.设计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提高小车的易用性和操作体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黄勇,曾达,李论,等.面向野外环境的履带式机器人移动平台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22(12):185-189.

[2] 王宇,李建胜,陈龙,等.履带式移动机器人研究现状与关键技术分析[j].机械设计与研究,2021,37(05):1-9.

[3] 张晓宇,张雨辰,张岩,等.履带式巡检机器人的研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21(01):254-258.

剩余内容已隐藏,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请联系客服!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