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成为一种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方式。
然而,地铁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会通过轨道、地基等途径传播至上盖建筑物,影响居住者的舒适度和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研究列车诱发地铁车辆段上盖住宅的动力响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价值。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列车诱发振动问题一直是轨道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列车诱发振动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轨道结构振动、地基振动传播规律、减振措施等方面。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围绕列车诱发地铁车辆段上盖住宅的动力响应展开,主要内容包括:
1.地铁车辆段-上盖住宅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考虑地铁车辆、轨道结构、地基土体、上盖住宅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确定模型参数。
2.列车荷载模型的确定:分析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荷载,建立列车荷载模型,并将荷载施加到动力学模型中。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收集相关资料:收集地铁车辆段上盖住宅的相关资料,包括车辆段结构形式、轨道结构参数、地基土体参数、上盖住宅结构形式及参数等。
2.建立动力学模型: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地铁车辆段-上盖住宅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确定模型参数。
3.确定列车荷载模型:分析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荷载,建立列车荷载模型,并将荷载施加到动力学模型中。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地铁车辆段-上盖住宅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地铁车辆、轨道结构、地基土体、上盖住宅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全面地模拟列车诱发振动传播过程。
2.研究不同列车运行参数、轨道结构参数、地基土体参数对上盖住宅振动响应的综合影响,揭示振动传播规律,为上盖住宅设计提供更精准的参考依据。
3.针对地铁车辆段上盖住宅的振动舒适度和结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估,提出相应的减振措施建议,为上盖住宅的振动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维宁,雷晓燕.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上盖开发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8,31(05):117-122.
2. 张菊,陈云尧,周顺华.地铁车辆段上盖住宅振动舒适度研究[j].振动与冲击,2020,39(12):166-172 221.
3. 李彬,宁超,王建秀,陈国平,刘森林,杨金宝.车辆段上盖建筑列车振动响应及舒适度评价研究[j].工程力学,2023,40(05):271-279.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