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如今,通常的成本管理己不能满足企业在当下竞争环境中的需要,战略成本管理急需在企业中应用并且推广,而价值链分析是战略成本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价值链这一概念的第一次提出是 Micheal E.Porter( 1985) 在《竞争优势》一书中,在近三十年来,不断发展创新并被广泛融入和吸收应用到成本管理、市场营销和财务分析等专门领域,现己是探究竞争优势的有效工具。价值链是指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一系列创造价值的作业形成的链条。价值链分析需要企业从内部价值链、行业价值链及竞争对手价值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价值链分析可以找出本企业与竞争对手在产品功能、成本、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相对差异,因地制宜的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市场竞争战路,促进企业稳步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在价值链当中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的,通过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能够做到有效的战略成本控制。通过对行业价值链的分析,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寻找到供应链上下游的最低成本获取途径,通过对自身价值链的分析,能够在降低总成本支出费用的前提下,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在不断地学习当中获取进步。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
1、如何联系价值链和成本控制,价值链是指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一系列创造价值的作业形成的链条。价值链 分析需要企业从内部价值链、行业价值链及竞争对手价值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成本控制方法如何改进研发管理分析、采购管理分析、库存管理分析、生产活动分析、销售管理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分析等方面切入。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几十年快速发展所积累的产业结构展模式、路径依赖等问题不断被暴露出来。当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不断逼近资源和环境承载极限,传统主要依靠规模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很难持续。我国制造业应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控制成本,找准制造业价值链上的最佳突破口,促进我国制造业成功升级,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然而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寻找到供应链上下游的最低成本获取途径;通过对自身价值链的分析,能够在降低总成本支出费用的前提下,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在不断地学习当中获取进步,做到有效的战略成本控制。
价值链概念首先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1]于1985年提出。最初,波特所指的价值链主要是指针对垂直一体化公司的,强调单个企业的竞争优势。随着国际外包业务的开展,波特于1998年进一步提出了价值体系的概念,将研究视角扩展到不同的公司之间,这与后来出现的全球价值链概念有一定的共通之处。自此以来,价值链和成本控制的发展问题开始备受国际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自此以来,价值链和成本控制的发展问题开始备受国际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控制管理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的范围限制,将它扩展到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使企业不仅关注生产成本的节约,也关注从产品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最终废弃处置的全过程控制,是当前制造业需要考虑进行应用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美国学者霍克[2]认为,从企业宏观层面来看,对于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不仅仅有利于企业制定整体合理的发展规划,还有利于企业的各个部门,使成本分析更具方向性和有效性。dekker[3]提出价值链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每一项成本的优缺点,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信息,取其精华,取其糟粕从而降低相应的连接价值的成本。hoskisson [4]认为在企业的成本控制也不是极其完善的,其中存在很多组织结构问题,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直接的影响,在此情况下,企业为了实现对成本的综合控制,需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组织机构,以此来实现对成本的综合控制。此外,在组织结构的完善的过程中,建立成本控制中心不可忽视,同时还要引进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成本控制人才,为企业的价值链环节成本控制提供科学的战略依据,制定合适的战略计划。shank [5]在研究中阐述了,管理者需要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全面地控制企业的各项生产活动,而管理者首先需要确定企业价值链的全过程,明确对成本具有影响的环节,在剔除没有影响的指标情况下,可以实现对成本的综合控制,这样有利于实现对于成本科学管理的必要性。
根据国内外研究综述可以发现国外关于价值链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而国内关于价值链的研究时间太短,根据价值链理论,企业的成本控制思想有了非常大的改观,开始重视对价值链的扩张。价值链成本控制理论也是从国外引进,大部分都是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在国内不断发展,但是根据我国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的相关研究较少。在我国企业的价值链会受到外部环境市场的影响,更多的价值链理论应运而生到目前为止,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理论已经形成自有的体系。蒋国发[6]认为企业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若想获得有效成果应通过全体员工控制生产全过程,就应该严格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使最优成本作为目标成本,同时不能违背节约性、系统性、可控性、例外性、及时性原则。张中彦[7]根据内部价值链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将内部价值链与战略成本管理的进行有效的整合。廖联凯[8]认为企业价值链要想与全行业价值运营体系相结合,不能忽视对建立企业与主要供应商和外部客户的关系的关注,应当进一步强化企业之间的联系。韩沚清,刘颖[9]也认为企业要严格地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以最优成本作为目标成本,同时要遵守节约性、系统性、可控性、例外性、及时性原则。卢泽君[10]认为基于价值链理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增值过程,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到消费者手中,必须经过一系列环节,虽然这些环节差异很大,但它们相互补充,消耗成本、创造价值,形成企业价值链,李存[11]将价值链管理纳入现代企业财务分析,整合财务活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构建财务分析模型,不仅仅分析企业管理流程的关键方面,也确定企业管理的重点。王慧,季皓[12]认为价值链理论的目标是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分析,打通成本管理的每个节点,在各环节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期获得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沈华夏[44]认为企业进行价值链成本控制的目标在于在生产中不断增值,只有在不断增值的前提下才能保证价值链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如果无法实现价值链增值将会产生资源浪费等问题。
4. 研究方案
通过借鉴价值链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文试图调研发现茅台公司存在的成本控制管理缺陷,分析通过上下游及企业自身内部情况来减少成本提升利润的措施。
研究方法:例如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价值链的内涵以及具体应用,接着寻找茅台公司存在的经营问题及风险,然后结合价值链理论具体分析不足与可改进之处,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本文主要框架:
5. 工作计划
1)查阅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产业集聚、全球价值链及价值网络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
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3)进行实地调查及访谈;案例分析,比较分析;进行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的撰写工作;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