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初中学生劳动教育研究——以苏州高新区部分中学为例开题报告

 2024-01-11 09: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高度重视,对提高劳动教育意识与开展有质量的劳动教育要求与日俱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实践。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

全体社会成员应弘扬劳动精神,在热爱劳动中培养劳动态度,在辛勤劳动中淬炼劳动技能,在诚实劳动中锻造劳动品德。对广大青年尤其要加强劳动教育,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用劳动教育筑牢立德树人基石。坚持劳动教育与时俱进,丰富和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基地作用,引导青年热爱劳动、崇尚创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劳动意识、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受升学压力,大部分中学都没有深入开展广泛的劳动教育,有的也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本课题对初中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实际调查了解初中劳动教育的实际。本课题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调查了解初中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状况并做出判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方法: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采用合作开放式的实践探索研究方法,由教研人员和试验基地校的老师合作,在学校开展一系列实验活动,选定课题,在教学实践中边探索、边总结交流。
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员在学习和熟悉教育教学理论与规律的前提下,在教学实践基础上进行研究与实验。
2、文献检索法。综合运用各种途径(文件、报刊、网络等)。关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课堂主体等各种因素对劳动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及时了解最新关于思想政治课堂教改与劳动课程的结合相关的内涵和得失,使初中思想品德融合劳动教育策略,深入研究并最大限度地把握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提升研究的理论层次。
3、个案研究法。根据课题实践基地校的实际,对不同班级,不同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采集,分类研究,对比、分析。不断地发现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总结个案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劳动教育的有效性的更好策略。
4、问卷调查法。开展对劳动教育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全面了解当前影响劳动教育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进行研究分析,扬长避短,征求良好的教学策略。


步骤:课题研究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22年9月——2022年10月)

确定教育实习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教育实习工作和课题意向选择的方向。通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新课标的研究,有意向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的劳动教育。并针对劳动教育展开思考。结合时政热点和教育相关文件,关注学生的劳动能力,了解实习学校的劳动教育,逐步开展对劳动教育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顾志荣 初中劳动教育阶梯式教育目标的设计 新课程研究 2022.8

2、马中涛 劳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新课程 2022.9

3、张瑞贤 初中数学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策略 山西教育 2022.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年11月至2024年1月6日,进行论文选题,确定毕业论文题目。

2、2024年1月10日至3月4日,指导教师完成任务书,收集论文资料。

3、 2024年3月5日至3月18日,完成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请联系客服!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