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隧道出现在农村公路上,极大地方便了山区居民出行。
但由于农村公路受地形、地貌限制,部分路段线形指标较低,隧道洞口附近存在安全隐患,驾驶员进入隧道时容易产生“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导致驾驶员出现视觉错觉,无法及时获取道路信息,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视线诱导系统作为一种主动安全措施,能够有效引导驾驶员安全驾驶,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隧道视线诱导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主要集中在城市道路隧道视线诱导系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以农村公路隧道入口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村公路隧道入口视距特性、驾驶员视觉特性和隧道入口视觉需求,提出农村公路隧道入口视线诱导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农村公路隧道入口视距特性分析:分析农村公路隧道入口视距影响因素,建立视距计算模型,并进行案例分析。
2.驾驶员视觉特性与隧道入口视觉需求:研究驾驶员视觉生理特性和动态视觉特性,分析驾驶员在隧道入口处的视觉信息需求。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模拟实验法和数据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农村公路隧道入口视线诱导系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其次,收集典型农村公路隧道入口案例资料,分析其视距特性、交通流量、事故类型等,找出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优化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农村公路隧道入口的特点,建立了考虑农村公路线形指标、地形地貌、交通流量等因素的视距计算模型,为农村公路隧道入口视线诱导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2.结合驾驶员视觉特性,分析了农村公路隧道入口驾驶员的视觉信息需求,提出了基于驾驶员视觉感知的诱导信息设计方法,提高了诱导信息的有效性。
3.采用驾驶模拟实验对优化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数据分析方法,对不同方案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效率性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龙,荣建,王凯,等.高速公路长大隧道群入口组合式视线诱导系统设计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20,37(04):100-107 114.
[2] 陈超,郭会,李鹏,等.基于驾驶模拟的隧道入口段视觉诱导设施设置研究[j].交通运输研究,2020,20(04):135-142.
[3] 张弛,李永建,张鹏.基于驾驶模拟的隧道入口段线形设计及安全评价[j].公路,2019,64(07):10-1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