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交系统承担着巨大的客运压力。
然而,公交系统普遍存在着发车间隔不合理的问题,这不仅会导致乘客候车时间过长,降低出行体验,还会造成公交车运力浪费,影响运营效率。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运筹学、交通工程学为理论基础,运用数学建模、算法设计、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公交发车间隔优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综述: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公交发车间隔优化问题的研究现状、主要方法和最新进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2.模型构建:分析乘客候车时间的构成因素,建立乘客候车时间与发车间隔、客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并考虑公交运营成本等因素,构建以乘客候车时间最小化为目标的公交发车间隔优化模型。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模型构建方面:将乘客候车时间作为关键因素纳入公交发车间隔优化模型,更全面地考虑乘客出行体验,构建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优化模型。
2.算法设计方面:针对优化模型的特点,对现有算法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求解效率和精度,增强模型的实用性。
3.案例分析方面:利用实际公交线路数据进行仿真实验,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不同参数对优化结果的影响,为模型的应用提供参考。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徐向龙,王晓琼,段虎强,等.基于出行成本的公交发车间隔动态优化[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23,23(01):160-167.
[2]张晓乐,王雪,董慧慧,等.基于出行链视角的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接驳换乘时间及影响因素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22,22(06):138-146 155.
[3]王晓华,王晓静,何胜学.基于客流特征分析的公交专用道设置方案评估[j].交通运输工程与管理,2022,44(05):78-8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