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城市燃气管网建设步伐加快,居民用户数量持续增长。
燃气表作为计量燃气使用量的关键设备,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燃气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用户的切身利益。
然而,传统的燃气表质量管理模式主要依赖于人工抽检和事后维修,存在着效率低下、成本高昂、数据分析能力薄弱等问题。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驱动的质量管理模式逐渐成为趋势,并在制造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燃气表作为一种重要的计量仪器,其质量管理也开始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课题将围绕燃气表质量分析系统之在产表具分析的设计与实现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系统需求分析:通过调研燃气表生产企业的需求,分析在产表具质量分析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数据需求等,为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奠定基础。
2.系统总体设计:确定系统的架构设计、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设计、技术路线选择等,为系统的开发提供总体框架。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研究将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展开:
1.文献调研: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有关燃气表质量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可视化分析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2.需求分析:深入燃气表生产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其在在产表具质量分析方面的实际需求,包括数据采集方式、数据分析指标、分析结果呈现方式等,为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依据。
3.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设计、技术路线选择等,并设计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和实现方法。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的研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聚焦在产表具质量分析:不同于传统的燃气表质量管理模式,本课题将重点关注在产表具的质量分析,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质量问题的早期预警和及时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构建燃气表质量分析模型:结合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构建燃气表质量分析模型,例如利用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算法,对在产表具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识别潜在的质量问题,并预测产品未来的质量趋势。
3.实现数据可视化分析:开发可视化分析模块,将复杂的质量数据以直观、易懂的图表形式展示给用户,例如利用图表、地图等形式展示质量指标的变化趋势、异常情况分布等,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从而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李志华,唐浩,王浩,等.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燃气表质量分析系统设计[j].中国计量,2022(11):128-131.
2.张强,周琪,黄伟,等.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燃气表数据分析系统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21(10):117-121.
3.王勇,张涛,李军.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燃气表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j].仪器仪表学报,2020,41(09):168-175.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