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医疗服务、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机器人在执行特定任务时,例如搬运重物或保持特定姿态,往往需要关节电机长时间保持静止状态。
传统的机器人关节电机在断电情况下会失去保持力矩,导致机械臂自由下垂或产生位移,这不仅会影响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精度,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机器人关节电机自锁机构作为一项重要的机器人安全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机器人关节电机自锁机构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机器人关节电机自锁需求分析:分析机器人关节电机的工作原理,研究不同应用场景下对自锁机构的功能和性能需求,例如自锁力矩、响应时间、可靠性、成本等。
2.自锁机构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几种不同类型的自锁机构方案,例如机械式、电磁式等,并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最优方案。
3.自锁机构关键部件设计与计算:对所选方案的关键部件进行详细设计,例如传动机构、锁止机构等,并进行强度、刚度等方面的校核计算,确保机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仿真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需求分析阶段:通过查阅文献、调研市场和分析典型机器人关节结构,明确自锁机构的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例如自锁力矩、响应时间、使用寿命、体积重量、成本等。
2.方案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方案的初步构思和筛选。
利用triz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等创新方法,设计多种可行的自锁机构方案,例如机械式、电磁式等。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一种新型的机器人关节电机自锁机构,该机构将结合机械式和电磁式自锁机构的优点,使其具有更高的自锁力矩、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低的功耗。
2.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自锁机构设计方法,综合考虑自锁力矩、响应时间、可靠性、成本等多个指标,利用遗传算法等智能算法对机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其性能达到最优。
3.开发一种自适应控制策略,根据机器人关节的工作状态和负载情况,实时调节自锁机构的自锁力矩,提高机构的效率和可靠性。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张凯, 郭希娟, 陈柏, 等. 机器人关节驱动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机器人, 2020, 42(4): 437-452.
2. 李浩, 王军政, 齐晓慧, 等. 空间机械臂关节自锁机构设计与分析[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21(10): 179-183.
3. 赵杰, 李铁民, 马履中, 等. 基于柔性铰链的机器人关节自锁机构设计与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2, 58(1): 43-5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