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
党群服务中心是面向党员、基层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周边群众开展党务政策咨询、办理党内业务、传播党建理论知识、提供党员政治生活的场所。它的主要功能是开展党代表联络群众、帮扶生活困难党员群众、提供并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提供便民政务直通服务、受理反映社情民意、推进城乡区域化党建工作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党群服务中心进化为团结引领群众的政治中心、宣传教育群众的文化中心、联系服务群众的便民中心。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民众生活品质的显著提高,人们在物质及精神层面上的需求日益提升,但现如今,无论是年轻人或者中老年人都缺乏走心党群服务中心的意愿,此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一)课题关键问题:
1、在设计中表现出建筑与党元素的特色,与社区环境相融合。
体现党群服务中心与社区内相互结合。突出当地社区特色和体现党的精神。满足社区内的使用条件,营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空间。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拟完成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大学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室内环境设计。相较于社区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在形象设计及功能展示作为设计教学展开的主要场所,党群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的实践领域,还是理论研究方面都是专业人士探索的前沿和关注的重点。
本人通过翻阅文献资料、设计案例,结合党务工作常用文书实用手册将建筑与党群服务中心的设计理念总结如下:合理利用不同形态与形式的空间结构,按照科学合理的设计逻辑进行设计开展与党建内容铺陈,形成内容与视觉的融洽结合,营造出党建文化设计的“空间故事性”。
姚易在《服务机构社区化及其空间规划》提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场域的出现与社会上本有的街道办事处相互整合、互相适应,形成了现在绝大多数的空间结构布置不合理、功能区域分布不合理的现状。因此需要设计不同的功能分区——作为一种空间形式是构成室内空间规划设计的最基本单位,为了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性质的功能分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语言。
4. 研究方案
1、根据任务书,首先对所给地块进行调研分析所给地块的地形以及周边环境,其次周边交通和居住人群的分布需要充分了解。分析党群服务中心的形式与主题表现的多种可能,并借鉴国内外相关设计的成功经验,尝试进行一体化设计,包括总体的功能定位、室内各功能空间的布置、室内界面处理和家具设计等诸方面内容。针对地区的特色元素,进行选择性提取,以供后期室内空间的设计使用。建筑外立面和周边其他建筑的关系和主题,需要进行整合。
2、构思方案,提出初步设计思路,与结构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共同研究空间组合、模块形式;规划建筑内部功能的分析,以及规划整个空间的元素与墙顶地的处理关系。针对周边现有环境,进行针对性的呼应设计,满足功能问题、突出地方传统特色。充分利用已有条件,结合人为效果,创造合理、舒适的党群服务中心环境,鼓励通过设计实现人与环境介面关系的创新,提倡安全、卫生、舒适、经济、个性的设计。设计要求需满足公共建筑室内设计的各种规范要求(消防、水电、多媒体)。体现党群服务中心特色和文化;体现绿色设计概念,注意应用适宜的新技术、新材料表现手段。
3、与结构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共同商讨研究结构的可行性、空间设置的合理性,最终确定方案。对前期的调研以及草图规划进行整理,细化并确定方案,并根据规范要求绘制外墙以及结构大样。突出一定“红色”特征,树立党和政府的优良形象,突出党建引领,适当体现严肃而认真的形象,挖掘当地特色文化遗产,巧妙合理融入空间氛围,为群众提供亲切感,同时为当地文化传承提供更多的时空保证整合布置空间功能:可以满足社区群众各式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阅读浏览、运动健身等)的沙龙交流;面相社区群众开展各种培训课程;组织免费体验活动(如体检、看电影等);以及办理各类党内业务和便民业务。功能空间需包含入口门厅区、接待区、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培训教室、图书资料室、办公室、储藏间、卫生间等空间。
5. 工作计划
本课题需要建筑、土木工程和艺术设计三个专业协作配合,建筑作为领头专业,需要在前期进行室内的设计工作,并与土木专业相互协调,确保建筑结构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并根据结构特点,进行合理的建筑空间划分。在建筑深化阶段,需要和艺术设计专业就建筑装饰节点进行协调统一,确保建筑造型的合理、美观。
第 1 周:根据选题要求对场地进行调研,收集与整理相关资料,并进行方案构思。
第 2 周:根据收集的资料以及调研结果撰写并提交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