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建艺学院教学楼七楼公共空间设计改造开题报告

 2023-11-19 02: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选题背景

与其他工装家装不同的是,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七楼公共空间设计改造是服务于现代教育的建筑设施,是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学子学习的场所。应该有建艺学院的艺术气息存在,在经过几十年的使用之后,设备设施出现老旧是不可避免的问题。随时时代的变化,设备设施的更新是必要的,教学楼公共空间也应该根据时代的审美进行改变。

2、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1关键问题:

由于学校校区建筑设施年份久远,以电子电工大楼为首的教学楼在当下看来已经不足以应对现在所需要的教学环境需求。特别是以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所在的7楼,这个问题体现的尤为突出。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在满足空间功能要求、满足人体工程学、设计合理化的前提下在合适的公共区域以及室内区域提出符合当下审美的美感设计需求。

2、难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大学的教学楼是在高校建筑中最基础也是不可或缺一部分,在大学里除了宿舍以外,教学楼是学生生活学习时间最长的地方,所以教学楼的空间设计是大学校园建筑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内容。随着我国一系列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时代也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在教学空间不足和多元化教学需求的前提下。历经几十年使用的教学楼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高校的教育需求。这种问题普遍存在于老校区中,老校区教学楼的主要弊端有教室功能单一、形式大体相同、缺少对公共交往空间的考虑。

目前高校教学楼公共空间环境建设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如使用功能简单化、单一化;公共空间环境中的多样化行为要求未能体现、不同行为与心理感受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专业化行为体验与心理感受氛围也未能得到足够关注;很少有基于非正式学习需要的复合型行为空间与环境设施,人文因素与场所精神建设很少能够落到实处。

设计的初衷是以人为本,教学楼的使用人群主要是老师和学生。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体现在课堂上、教室中,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空间可以不仅仅存在于教室中。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播与灌输,教学中以教师作为主导,以课堂授课的形式进行单方面的教学。导致高校逐渐成为“人才工厂”,难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对于高校教学楼的公共交往空间,师生日常的交往活动通常不受室内外空间的限制。且当前整体化教学楼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视室内外空间的交融,营造良好的教学空间环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1、明确设计的目的和目标:此次方案是对东南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学楼七楼的公共空间改造设计、不同于初始设计,要在项目可行性上格外注意。在对公共空间进行改造设计的同时对于部分教学区域以及功能区域也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设计。七楼对于建艺学院的学生来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场所,承载了学习和交流的主要功能。对于老师来讲也是上班教学的唯一场所。因此,给予老师和同学们一个舒适的教学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要特别考虑到老师们的休息空间,以及同学们的交流娱乐空间,让学生和老师们能够劳逸结合。

2、重新规划七楼公共空间和教学区域的功能分类

(1)电梯厅:避免电梯厅原有的空旷,将空间重新利用起来达到一定的功能性,可用于设计休息区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工作内容

这次七楼公共空间改造设计的内容涉及教室和公共区域的形式、高度、尺寸、面积、间距、材质、家具、色彩、质感、logo、字体的大小、照明等,教室与公共区域的形式应协调,公共区域的形式既要保证学生学习最基本的功能需求,又要反映出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的特色文化。教室和公共区域应表现出室内平面、立面,室外主立面,重要节点。设计说明中应有消防和结构安全措施等相关内容。项目认知分析、市场调研与问卷调查;

(1)研究意向图、项目概念分析与设计说明;

剩余内容已隐藏,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请联系客服!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