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类展示空间情节化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2024-07-02 10:07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科学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科普教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科普教育的重要载体,科普类展示空间承担着传播科学知识、启迪科学思维、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重任。

传统的科普类展示空间往往局限于静态的展陈方式,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更难以激发观众的学习兴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科普类展示空间的设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针对“情节化设计”这一理念在该领域的应用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于科普类展示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类型、功能划分、展示手段、设计原则等方面,例如王辉认为应重视展陈空间的主题性与参与性[1];李峰则强调了体验式设计在其中的应用[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以科普类展示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情节化设计为切入点,围绕科普类展示空间的特点和功能,以及情节化设计的理论基础、应用原则和设计方法展开深入研究,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策略。

1. 主要内容

1.科普类展示空间概述:界定科普类展示空间的概念和类型,分析其功能特点和设计原则,并探讨其与传统空间的区别,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并结合实地调研,对科普类展示空间情节化设计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首先,将进行广泛的文献调研,搜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包括科普类展示空间设计、情节化设计、体验设计、环境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其次,将选取国内外典型的科普类展示空间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比较不同案例在情节化设计手法上的异同,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领域研究视角:将情节化设计理念引入科普类展示空间设计领域,探索跨领域的理论融合和应用创新。

2.注重观众体验:从观众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出发,研究如何通过情节化设计提升科普类展示空间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策略,为实际设计提供参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孙 静,莫 辉. 主题公园体验情境设计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20.

[2] 张春雨. 情景化体验设计——博物馆展览的新方式[j]. 美术大观,2017(11):130-131.

[3] 赵慧芳. 基于叙事性体验的博物馆空间序列设计研究[d]. 上海:东华大学,2018.

剩余内容已隐藏,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请联系客服!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