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施行以来已近一年,虽然时间尚短,但各学段语文教育研究者、广大一线教师在对新课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上仍取得了许多成果。在理论研究方面,研究者们主要梳理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以往各版课标,特别是与上一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比之下的主要变化,在与以往课标的对比观察中产生了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深刻的认识与独到的见解。
开展研究之前,首先需要厘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关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并非是对2011年版课标的全盘否定、重起炉灶式的激进变革,而是以之为基础,仍然坚持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性质,仍然强调语文课程的实施要保证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结合。按照板块对照原则,两版课标在学生人文素养发展方面要求的异同之处归纳如下: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界定语文的内容,定义人文素养的涵义,厘清语文与人文素养间的关系;
(2)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与工具性、人文性与思想性、实践性与综合性、探究性与创造性、时代性与适宜性五个角度,分析语文学科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的独特优势;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大量有关2022年版新课标解读、中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对相关数据与信息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2)比较研究法:通过比较分析2022年版新课标颁布实施前后的语文学科教学现象与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深入研究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具体可行的措施。
4. 参考文献
[1]陈燕平.一组数字看懂语文新课标[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22(c4):10-13.
[2]董小玉,李林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不变”与“新变”[j].语文建设,2022(9):18-22.
[3]高万成.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及策略[j].学周刊,2022(32):133-135.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11.15—2024.12.31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
2.2024.01.01—2024.02.18 资料索引,阅读资料
3.2024.02.19—2024.03.05 完成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