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小制造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的基础力量。但中小制造企业自身规模小而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基础设施装备落后等问题使得其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其市场竞争力差。因此, 如何提高中小制造企业的配送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就变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A企业为例,通过对A企业目前的配送现状加以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优化策略,从而降低企业的配送成本,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论文主要工作为旨在通过对下列问题进行探讨,为a企业配送提供实施建议:
1) 共同配送模式分析;
2)a企业物流配送现状分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当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物流配送上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很多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张文玉(2016)[1]在《我国中小企业物流共同配送生存环境及实施策略研究》上提出,物流配送体系薄弱主要问题在物流平台构筑落后,物流配送效率低和物流装备标准化程度低,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程度低,物流配送人才短缺。殷海娜(2020)[2]在《中小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分析》中认为我国中小型企业物流配送的主要问题有物流配送模式选择不当,配送中心设施落后,功能不全等。文字作者特别提出国内人部分连锁企业多采用自营配送,却没有实现完善的配送作业,物流配送的标准化水平低。李建斌,杨帆,管梦城(2021)[3]在《共同配送模式下订单车辆匹配决策优化研究》中提出企业在车辆调度和路线选择上的盲区,由于缺乏对路线选择决策重要性的认识,只简单地考虑配送目的地,很少结合配送成本、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来分析使得配送路线选择不科学,由于没有合理对车辆进行调配、缺乏足够的车辆和设备以及技术而使得配送成本居高不下。黄源珍,王国庆(2021)[4]《浅析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发展策略——以快递行业为例》提到:配送中心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配送中心设备的先进程度﹐而配送中心设备先进程度的体现是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配送中心机械化程度的高低,与选用的设备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配送中心的主要设备有储存设备、装卸搬运设备、分拣设备和传输设备。王林芝(2017)[7]在《共享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共同配送模式及选址研究》提到:在物流管理的实际活动中,车辆路径问题十分普遍的一种调配决策问题,特别是对于有大量服务对象的物流实体。对于物流配送中所存在的问题,除了上面所陈述的问题外,还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配送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物流部门对现代配送认识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是影响一个企业配送质量的制约因素。
针对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解决策略。许菱,李浩菡,张露琪,刘艳丽(2021)[5]在《博弈论下第三方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探析》提出了我国中小型企业在物流配送上普遍存在着配送模式选择不当的问题,文章对这解决这一问题上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我国的配送模式分为配送中心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就是各物流企业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以及实现配送合理化而建立的一种功能联合体;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就是指交易双方把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来完成的一种配送运作模式;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就是总部集中控制和集中采购,进而通过供应商配送到连锁店的一种高效的配送模式。 吴淑梅,赵剑伟,张志超(2020)[6]《基于flex sim的区域快递共同配送模式研究》认为配送中心的主要职能是:(1)保障公司整个销售体系产品的组织和供应;(2)对产品销售提供配送和售后服务;(3)对库存积压产品进行分类清理(4)跟踪各类订单执行过程,对新形成的积压负责;(5)对公司产成品库存资金限额指标总负责。同时在一家图书企业配送体系建立的案例中,钱智指出:通过分区配送、司机负责机制,能有效避免区域内配送车辆重复路线,而且如果出现某些区域业务量突然增长的情况,车辆调度、增派人手也非常方便,驾驶员运作区域范围相近,便于实际操作。
配送中心建设是十分重要的,程晗(2022)[9]认为:通过建立配送中心,连锁企业能统一购货,统一库存,统一配送,使得商品配送的时间缩短,物流配送中心运作成本下降,与商场前店后库的分散储存相比,大大降低库存,加快商品周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费用,提高厂家、批发商的送货业务效率,降低送交货成本,使企业在未来更为惨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对于配送中心建设具体的步骤,张卫星和扬沙(2022)[10]认为:一是按标准化建设配送中心,就是配送中心要逐渐实现装卸搬运机械化,适当推进配送中心的配车计划与车辆调度计算机管理软件的使用,缩短配车计划编制时间,更合理地安排配送区域和路线,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并减少等候时间。二是科学选择配送中心地点和规模,这可以提高配送效率和节省流通费用,并且影响配送中心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对零售连锁企业而言,需要采用根据区域成片开发的战略,实施构筑以重点区域为核心的配送中心,采用扇形辐射面、步步为营、向前推进的配送网络体系。
4. 研究方案
本课题通过借鉴先进的配送策略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a企业配送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其配送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影响共同配送的因素,对a企业的配送提出优化策略。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法与盈亏分析法,调查法与观察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本文主要框架:
5. 工作计划
1.查阅与仓储优化管理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
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3.进行实地调查及访谈;案例分析,比较分析;进行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的撰写工作。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