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全球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汽车产业作为典型的物质资源密集型产业,其可持续发展对循环经济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汽车再制造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模式之一,近年来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汽车再制造零部件的接受程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主要从消费者感知、产品特征、市场环境等方面对汽车再制造零部件接受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循环经济为背景,以消费者为中心,采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汽车再制造零部件接受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阐述循环经济的内涵、意义及发展趋势,分析汽车再制造在循环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循环经济下发展汽车再制造的优势。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研究阶段:收集整理国内外关于循环经济、汽车再制造、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研究方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重点关注以下几类文献: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消费者行为理论,特别是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接受程度的研究相关政策法规、行业标准等2.实证研究阶段: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消费者对汽车再制造零部件的认知、态度和购买意愿等信息。
数据分析:运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假设,得出研究结论。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1.研究视角的创新:将循环经济理念融入汽车再制造零部件接受程度研究中,从循环经济的高度探讨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拓展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2.研究方法的创新:将消费者感知价值理论应用于汽车再制造零部件接受程度研究,构建基于消费者感知价值的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分析,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研究内容的创新:对中国汽车再制造零部件市场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当前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谢长坤,冯武,王世峰,等.循环经济背景下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研究[j].环境保护,2018,46(15):52-56.
[2] 程栋栋,张佳,龙勇,等.考虑消费者策略行为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决策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1,41(10):4889-4898.
[3] 苏小林.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模式选择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9.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