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其夏季降水对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干旱和洪涝等灾害频发,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了解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的成因,对于提高气象灾害预测水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变化及影响因素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国内研究方面,学者们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东北地区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
例如,学者们利用观测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年代际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利用观测资料、再分析资料和数值模式输出结果,分析东北地区初夏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年际变率特征,揭示春季欧亚大陆陆面热力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东北初夏降水的联系,并探讨春季欧亚大陆陆面热力异常影响东北初夏降水的物理机制。
1. 主要内容
1.分析东北地区初夏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年际变率特征,以及春季欧亚大陆陆面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东北地区初夏降水量、春季欧亚大陆陆面温度等相关资料,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插值和标准化等处理,以满足研究需求。
2.统计分析方法:利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eof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东北地区初夏降水与春季欧亚大陆陆面温度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年际变率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3.合成分析方法:根据春季欧亚大陆陆面温度异常的特征,分别合成分析不同温度异常条件下的大气环流场、水汽输送等要素,探讨春季欧亚大陆陆面热力异常影响东北初夏降水的物理机制。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关注东北地区初夏降水与春季欧亚大陆陆面热力异常的联系,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为理解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成因提供新的视角。
2.利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合成分析和数值模拟等,从多个角度分析春季欧亚大陆陆面热力异常对东北初夏降水的影响,并探讨其物理机制,以期获得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陈丽娟,袁媛,李维京,等.近43年中国夏季降水与前期热力强迫的关系[j].大气科学,2019,43(04):801-815.
[2] 李丽平,杨修群,谢作威,等.2018年东北地区夏季低温冷害特征及成因分析[j].气象,2019,45(04):528-537.
[3] 王林,李栋梁,任宏利,等.东北地区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j].地理科学,2017,37(05):721-729.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