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儿童家具作为儿童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近年来,儿童家具安全事故频发,给儿童健康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开展儿童家具安全性设计研究,对于保障儿童安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儿童家具安全性设计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儿童家具安全性设计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规范制定: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高度重视儿童家具安全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如《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28007-2011)、《儿童高椅安全要求》(gb26722-2011)等,对儿童家具的材料、结构、安全性能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生理特征与认知发展分析: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特征、认知能力、行为模式和安全需求,为儿童家具安全性设计提供依据。
2.儿童家具安全风险识别:调查分析现阶段儿童家具存在的安全风险,包括结构安全性风险、材料安全性风险、尺寸与人体工程学风险、警示标识缺失或不合理等,为后续设计提供参考。
3.安全性设计策略研究:针对不同类型的儿童家具,研究相应的安全性设计策略,例如,结构设计方面,要考虑家具的稳定性、强度和防倾倒性能;材料设计方面,要选择环保、无毒、无刺激性的材料;尺寸和人体工程学设计方面,要符合儿童的人体尺寸和使用习惯;警示标识设计方面,要清晰醒目、易于理解。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并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对儿童家具安全性设计进行系统研究。
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标准规范、研究报告等,了解儿童家具安全性设计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向。
其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方式,了解儿童的生理特征、认知发展、行为模式和安全需求,以及家长对儿童家具安全性的认知和需求,为儿童家具安全性设计提供现实依据。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学科交叉视角:本研究将儿童发展心理学、人体工程学、安全工程学、设计学等多学科理论交叉融合,从更comprehensive的视角研究儿童家具安全性设计问题,提出更科学合理的设计策略。
2.安全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对儿童家具安全风险的系统分析,构建儿童家具安全风险预警机制,为儿童家具的设计、生产和使用提供安全预警,有效降低安全风险。
3.个性化设计方案: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特征、认知发展、行为模式和安全需求,提出个性化的儿童家具安全性设计方案,满足不同儿童的安全需求。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陈朝阳,郭晓君,张雷.儿童家具倾倒安全性的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12):49-51.
2. 李艳,张帆.儿童家具安全设计研究现状及展望[j].家具,2020,41(06):120-124.
3. 高俊,张帆.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价的儿童家具安全性评价[j].家具,2019,40(06):121-12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