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人们对出行便利性需求的不断提高,电动轮椅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出行工具,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传统的电动轮椅存在操作不便、安全性较差等问题,尤其是在复杂环境下难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部分自动驾驶技术的引入,为电动轮椅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赋予其环境感知、自主导航、路径规划等能力,可以有效提升电动轮椅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安全的出行体验。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迅速,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从最初的汽车领域逐渐拓展至低速无人驾驶领域,例如高尔夫球车、巡逻机器人、物流配送机器人等。
电动轮椅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出行工具,也逐渐成为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的新领域。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分析部分自动驾驶五座电动轮椅的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设计系统总体方案,确定系统架构、硬件平台和软件架构。
2.感知系统设计:研究适用于五座电动轮椅的传感器组合方案,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包括障碍物检测、道路识别、行人识别等。
3.决策规划系统设计:研究适用于五座电动轮椅的自主导航和路径规划算法,包括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路径规划,确保行驶安全性和效率。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仿真建模、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逐步推进部分自动驾驶五座电动轮椅的总体设计。
1.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阶段:通过文献调研、市场调研、用户访谈等方式,分析部分自动驾驶五座电动轮椅的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参考现有电动轮椅和自动驾驶技术,设计系统总体方案,确定系统架构、硬件平台和软件架构。
2.关键模块设计阶段:根据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感知系统、决策规划系统、控制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五座电动轮椅的部分自动驾驶系统设计:针对五座电动轮椅载重量大、操控复杂性高的特点,设计专用的部分自动驾驶系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多传感器融合的感知系统设计:采用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提高环境感知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3.基于复杂场景的自主导航和路径规划算法:针对五座电动轮椅的应用场景,研究适用于复杂场景的自主导航和路径规划算法,提高行驶安全性和效率。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建强,徐 立,张 雷,等.基于驾驶员意图识别的自动驾驶车辆人机共驾控制策略[j].机械工程学报,2022,58(18):1-12.
2. 王 鹏,蔡 凯,张 爽.无人驾驶车辆决策规划与控制技术综述[j].机械工程学报,2021,57(17):12-29.
3. 陈 龙,孔 东,郭孔辉.面向自动驾驶的车辆横向运动控制方法综述[j].汽车工程,2020,42(01):1-13 5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