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交通工具,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动力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然而,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散热,会导致电池温度过高,进而引发电池性能衰减、寿命缩短甚至安全事故等问题。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的热管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外学者在电池散热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电动车动力锂电池散热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电池热仿真、散热材料、散热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主要研究电动车动力锂电池在不同散热方式下的散热性能,通过建立电池热仿真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电池的温度分布和热流场,比较不同散热方式的优缺点,为电动车动力锂电池的散热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 主要内容
1.电动车动力锂电池散热机理研究:分析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热产生机制和热传递方式,研究影响电池散热的主要因素,如电池材料、结构、工作电流、环境温度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数值仿真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文献研究阶段: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电动车动力锂电池散热领域的研究现状、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2.仿真模型建立阶段:基于所选定的仿真软件(如ansysfluent、comsol等),根据电池的结构参数和材料属性,建立准确可靠的电池单体和电池组三维模型,并设置合理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建立更加精细、准确的电动车动力锂电池三维仿真模型,考虑电池内部结构、材料特性和不同散热方式对电池温度场的影响,以提高仿真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2.综合比较多种散热方式的优缺点,并结合电动汽车的实际工况,提出一种高效、节能、低成本的电池散热优化方案,为电动车动力锂电池的热管理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3.通过仿真分析,揭示不同散热方式对电池温度均匀性、散热效率和电池寿命的影响规律,为提高电池性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陈全世, 张正道, 陈思佳, 等. 基于层析冷却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仿真与试验[j]. 汽车工程, 2020, 42(12): 1459-1465.
[2] 孙逢春, 张俊, 王震坡.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现状[j]. 电池, 2019, 49(05): 309-314.
[3] 杨勇, 陈全世, 张正道, 等. 基于热管换热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仿真分析[j]. 汽车工程, 2019, 41(07): 814-82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