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钦努阿阿契贝(1930.11.16-2013.3.21),尼日利亚著名小说家、诗人和评论家,被誉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著有《瓦解》,《神箭》,《再也不得安宁》等作品。目前对《再也不得安宁》作品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所以,进一步研究《再也不得安宁》中的文化冲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gema(2000)侧重从语言角度分析作家与作品,揭示了伊博语、英语会话和皮钦语作为友谊和兄弟关系的载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aziz(2015)探讨了殖民时期占主导地位的英国势力对尼日利亚文化的错误认知。比如颜治强(2007)聚焦个人主义和社会离散心理指出导致主角奥比堕落的两种社会力量。秦鹏举(2015)通过对奥比形象的探析,展示了奥比的悲剧,并提供了探索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道路。本文主要就《再也不得安宁》这一小说,进行文本细读,把作品中是如何体现文化冲突以及体现出来的两种不同文化差异,指出不同文化虽然存在差异,但应该是相互借鉴,相互吸收,而不应该相互排斥,从而达到一种文化平衡。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一、梳理论文可能用到的后殖民相关理论以及阿契贝的多元文化思想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一、文本细读法:通过分析伊博族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的冲突,强调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
二、文献研究法:通过研究有关后殖民的相关资料,对尼日利亚进行深刻分析,通过参考有关钦努阿阿契贝的研究文献,找出后殖民理论与小说的契合之处,从而探究文化冲突的深刻内涵。
4. 参考文献
[1] fanon, frantz. black skin, white masks[m]. new york: grove press, 2008.
[2] achebe, chinua. no longer at ease[m].再也不得安宁. 马群英译. 海口: 南海出版公司, 2014.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七学期:
(1)10-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in Public Sign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开题报告
- 《无声告白》中的交流缺失问题Lack of Communication in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开题报告
- 谁献给了艾米丽的这朵玫瑰:解读《献给艾米丽的玫瑰》Who Presents This Rose for Emily: An Interpretation of A Rose for Emily开题报告
- 西方工业化背景下《木马赢家》中亲情关系的异化开题报告
- On the Influence of FDI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 Energy Auto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Tesla Shanghai Gigafactory开题报告
- Cultural Conflicts in Achebes No longer at Ease开题报告
- A Study on the Chinese English Expression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开题报告
- A Study on the Presentation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Non-Chinese Culture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开题报告
- The Application of Lexical Cohesion Devic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开题报告